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自2009年起开展“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以竞赛鼓励吸烟公民戒烟,并联系全港各个社区和多个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戒烟社会氛围。踏入第15届,“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继续获得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区议会、地区康健中心/服务站的支持各地区服务团体、及多个行业商会和公司等超过100个机构支持和参与,在2024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全港18区举办了近90场招募活动,并联同地区合作伙伴开展了超过70项无烟宣传活动,成功推动超过1300名吸烟人士戒烟,与近10名市民分享无烟信息。
委员会于今天 (3月24日)举办第15届「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颁奖礼,嘉许「戒烟大赢家」比赛的优胜者和戒烟的参赛者,并成功答谢各机构的支持。颁奖嘉宾包括卫生署规管事务总监赵佩燕医生太平绅士、惩教署助理署长(行动)陈少恒、医院管理局策略发展总监程伟权医生、香港大学荣休教授暨公共卫生学院名誉临床教授林大庆教授BBS太平绅士、香港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王文炳教授、委员会主席汤修齐BBS、 MH太平绅士、副总统陈志球博士SBS、BBS太平绅士及总捐款黎慧贤。国会议员黄俊硕亦到场支持,与来自群众地区及界其他嘉宾一起宣扬戒烟成功的得着,并呼吁市民支持吸烟人士戒烟及进一步降低烟草率,早日达到无烟香港,共同享受公共卫生生活。
“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自发起以来,已吸引超过18000人参与,踏出了戒烟第一步,并不断取得成功戒烟人士的经验,启发更多戒烟人士。 委员会主席汤修齐表示:「排气『戒烟大赢家』的戒烟契机并不一样,过程和经历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成功戒烟后确实在健康、精神、家庭关系及工作等各方面改善,促进人生更好的转变。为推动更多参赛者戒烟成功, “戒烟大赢家”多年来不断提升计划内容、加强社区和境外其他网络,凝聚社会各界激励戒烟。今年戒烟成功率高达33%,成果令人瞩目。”他希望与社会各界继续推动戒烟,并齐心支持加强控烟戒烟实施,为戒烟提供诱因和预防吸食第一口烟,包括禁止加味烟、禁止管内有其他烟和加强戒烟服务等,以创建健康无烟香港。
卫生署规管事务总监赵佩燕医生恭贺今年届“戒烟大赢家”比赛的得奖者及成功戒烟的朋友。赵医生表示:“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控烟措施,比如立法、征税、提供戒烟服务等,目的就是减少吸烟对社会的危害。戒烟是控烟工作的重点,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和控烟烟草政策,鼓励吸烟者戒烟,并提供免费、方便的戒烟服务,帮助政府尽早戒烟。去年,公布了10项控烟措施,下一步将开始推进立法计划。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中长期的控烟方案,进一步减少烟草使用和二手烟的影响。
第十二届「戒烟大赢家」冠军蔡国威主持活动主持并见证戒烟的好处,艺人陈晓华和马海关东亦以游戏表演及提醒市民吸烟的祸害,更介绍不同的免费戒烟辅导服务,以鼓励除此以外,第15届“戒烟大赢家”比赛的得奖者在活动上讲述了其戒烟经历及心得,其他成功戒烟的参赛者及历届“戒烟大赢家”得主亦出席了大家分享成功戒烟的喜悦。
第15届「戒烟大赢家」比赛冠军得主刘泽诚从事电影及广告制作,在行业的吸烟文化及工作环境影响下,20岁开始吸烟。他曾吸食过不同种类的吸烟产品,坦言吸电子烟期间身体状况变得更差,而利用配件及烟丝自行配搭不同习惯的手卷烟令来吸烟增加吸引力,难以戒绝。去年,与他关系密切的长辈因吸烟而罹患肺癌,并需留院治疗而未能参加刘先生的婚礼、纪念他成家立室。长辈对在此感到遗憾,临终前叮嘱刘先生提前戒烟。刘先生一直记着挂长辈的叮咛,加上女儿的出生,令他终于下定决心戒烟。戒烟了,他以饮水和嚼口香糖来教导大家痛、吃饭和头痛等退瘾症状,更经常行山远足,借呼吸新鲜空气帮助戒烟。面对工作环境的吸烟引诱,他果断向同事宣布戒烟的决定,寻求支持及排除引诱。每当心瘾发作时,要回想长辈的叮嘱和家人的支持,终凭着意志成功摆脱烟瘾。戒烟后,他认为以往人士流行化吸烟行为,更以寻找灵感作为借口而吸烟,令过去行内吸烟文化盛行。他观察到同事近年吸烟减少,而大多数年轻人均没有因此吸烟的习惯,希望带头矫正行内的吸烟文化他更醒悟专业的力量是事业成功的要决,戒烟后比以往其他精神及动力,工作效率提高。此外,他的心肺功能显着改善及睡眠质量的提升,而戒烟所节省的开支则用在初生的女儿生活上。
亚军得祖惠祥在14岁开始吸烟,虽然曾多次尝试戒烟,但始终不敌烟瘾而恢复吸食。他热爱球运动,但近年身体能有所恢复,加上身边的球友全部都不抽烟,因此,希望另外,他也关注到身边一些有吸烟习惯的人晚年生活都受疾病煎熬,不想自己在年迈时因长期患病而成为家人的负担,于是下定决心戒烟,并在儿子的鼓励下参加「戒烟大赢家」 ”。戒烟少年,张先生的退瘾症状较强,包括胃口不适、流汗、焦虑、易怒及俯卧等,让他倍感熬煎。他以戒烟贴和中医针灸疗法不一致,更特意请了12天的假期在家靠意志抵抗烟瘾,专心工作境界的吸烟诱。太太非常支持,更一起请假陪他坚持到底,为他购买零食满足口瘾。在家人的支持下,张先生终能克服生理上的短暂引诱,重投无烟健康生活。成功戒烟后,他如愿提升运动表现,心肺功能明显佳,打羽毛球时不再需要休息,以往的疲惫体力能够勉强跑步5公里,现在已经能轻松完成更多。 另外,家人亦感到十分欣喜,为他准备家庭日本旅行,同时庆祝戒烟成功及嘉许张先生的努力他鼓励年轻同事尽早戒烟,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作为吸烟的口子,继续伤害健康。他亦鼓励所有吸烟人士,戒烟不分年龄,有决心便要坐言起行。
季军得女儿在13岁时因吸烟而患上严重疾病,一直希望她能及早戒烟,更以「阿婆」论她常因吸烟。吸烟而咳嗽。张女士曾经因为烟价最终大大减少而短暂戒烟,因不够指令和欠缺戒烟支持而复吸,并一度以为烟价再贵都不能令她戒烟。去年处方,身体检查时发现有肺结节,医生劝她及早戒烟,在等待进一步化验结果期间,张女士终日忐忑不安,担心若肺结节是恶性事件,戒烟会导致病情恶化。同时,她已反思和担心自己一旦发生什么事,母亲及监护人便没有人照顾。幸好,结果发现肺结节是良性的”诱,最终成功克服烟瘾。现在,她终于不需要依赖尼古丁便能保持精力充沛,即使面对工作压力,亦能心平气和地反应,思维更较前警报更严重。张女士的家人十分开心,母亲欣惠她愿意为健康做出反应改变,与子女的关系亦更见融洽。
优异奖由廖志能和余耀年获得。廖先生因工作报酬和社交而开始吸烟,次因担心子女受二三手烟影响今及避免模仿吸烟行为,而下决心戒烟。戒烟期间,只要心瘾起时就打开家门成功戒烟后,他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带宠物庭散步,朋友社交非但没有影响,更重新与具体已疏离的不吸烟的朋友团队。余先一生都希望戒烟,更在太太及计划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参加计划,进行戒烟尝试。 小时候,他并没有认真计划停止吸烟,有一次直到因在家中吸烟而被11岁女儿警告,如果他不理会健康家人而继续吸烟,不如离开这个家。他一方面烦恼成愤怒,当晚离家出走,但又想起自己对家人的困扰。其后,他因病入院,治疗期间最终下定决心戒烟,更向家人报告戒烟进展情况,出院后便顺利缓解烟瘾。家人一致认为成功戒烟是余先生在2024年的最大成就。
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得到区议会及地区合作伙伴的参与,及一众支持机构共同建设无烟社区。
今年的“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获得近百间机构支持,包括政府及公共机构、地区康健中心、戒烟服务机构、地区服务团体、餐饮业、建筑业、物业管理业、运输及物流业等公司组织。
第15届「戒烟大赢家」比赛得奖者分享成功戒烟经历和心得。 优异奖得主余耀年(左一),亚军得恭惠祥(左四),冠军得主刘泽诚(左七),季军得莉(右四),优异奖廖志能(右二)。
成功戒烟人士及历届“戒烟大赢家”获奖者荣获颁奖礼,分享及见证奉献无烟健康生活的喜悦。